第(2/3)页 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扛在肩头,有些吃力。 谢玉婉看的心里难受,毕竟是相识多年的长辈,便问道:“要不要送送他?那么多银子,怕是扛不动。” 宋启山摇摇头,道:“他扛的不是银子,而是陆保平的命,怎会扛不动。” 谢玉婉愣了下,随后反应过来。 是啊,陆河同筹银子是为了保住陆保平的脑袋。 莫说五十斤,就算一百斤,也能扛的起来。 看着宋启山手里的地契,田契,谢玉婉只觉得有些恍惚。 曾经在固安村数一数二的大地主,就这样散尽家产了。 犹记得宋念守刚出生的时候,陆河同来家中道喜,还坐在首位呢。 那时的他,谁的笑话都敢看,谁的玩笑都敢开。 然而三年过去,曾经被陆河同看不起的贺周知,已经要去考举人。 本在村中田产垫底的宋家,却暴增五十亩田产,摇身一变在固安村排名前列。 如此变化,让人仿若隔世。 宋念丰和宋念顺劳作完,回来得知陆家的田产和宅子,以及三十多头羊都被买了下来。 兄弟俩又惊又喜,这下老宋家可要发达了! 宋念顺口直心快,更是直接道:“早就知道陆保平早晚要闯大祸,真是活该!” 陆保平和宋启山是一辈人,只是生的太晚,只比宋念顺大七八岁。 以前仗着家里田产多,在村里打小便是一霸。 宋念丰和宋念顺两兄弟,可没少被他招惹。 如今见陆保平倒霉,自然心中舒畅。 宋启山却呵斥出声:“男子汉大丈夫,岂可因他人落难而幸灾乐祸!去,将见人善,即思齐。见人恶,即内省的道理抄写一百遍!” 宋念顺苦着脸,没有辩解。 老老实实的去拿了笔和纸,抄写道理。 谢玉婉在旁边看着,也不吭声。 她心里明白,夫君正是要借这件事,提醒孩子们。 善恶,不过一念之间。 然而一念之差,便可让全家万劫不复。 古人云:“乐祸者,祸必及之。” 倘若陆保平的教训只让你感到心中畅快,却不引以为鉴,日后必生祸端! 宋念丰道:“爹,方才我心里其实也有这样的想法,我也去抄写道理了。” 他主动认罚,一半是心胸坦荡,另一半则是不忍弟弟独自受罚。 宋启山没有反对,由着宋念丰也去拿纸笔罚写。 看着两个孩子并排坐在那,认真抄写。 谢玉婉低声问道:“这些田产,地产,何时去接收?” 宋启山早已想好,道:“田产和羊可以先去拿了,宅子的话,等一等吧,待陆保平的事情尘埃落定再说。” 第(2/3)页